馬廣省,從膠印、凹印、網印、模切燙金操作工,到技術研發人員,再到出產調度和質量管理……在煙印行業,他一干便是26年。他自動作為,牽頭創立“以印制流程為主線”產品成本核算方法,助公司贏得7000多萬元訂單;牽頭在印刷班組建立多個QC質量管理與精益課題攻關小組,展開QC質量管理活動12項,提出合理化建議百余條。他創新求變,完成公司大小技改項目數十項,獲發明專利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4項。他善于總結溝通,工作之余發表文章60余篇,組織編寫培訓教材在公司內部展開工藝技術培訓,積極發揮傳幫帶效果。
上光工藝不僅可以將印品點綴得多姿多彩,維護和鞏固產品的品牌形象,而且可以賦予印品一些特殊功用,經過上光有效維護印刷圖文,添加紙品牢度,進步外表光澤度、挺度、爽滑性、耐摩擦力,添加防水、防潮功能。
UV上光
UV上光包括網印UV上光、柔性版滾涂UV上光、凹印UV上光等,而先膠印底印調墨油再聯機UV上光的逆向上光,能同一印件上同時完成高亮光與啞光效果,層次感強、對比度高,且能完成精密線條、網目調圖案等效果,階調層次豐厚,近年來已成為UV上光技術的新寵。
01
網印UV上光
網印UV上光因其膜層較厚,主要用于局部上光、折光、冰花、凸字油等,其技術難點主要是套印精度和附著牢度。
(1)進步套印精度的方法
①選用優質版材(合金版框、彈性形變較小的網布);②進步繃網張力,下降彈性形變;③上機印刷時挑選適合的印刷壓力及印版高度。
(2)進步附著牢度的方法
①和諧前一工序,在產品印制時盡量少加撤粘劑、燥油等附助資料,盡量削減噴粉量;②選用優質光油(為削減因附著不牢而形成的丟失,在大批量印制之前應先做試驗。
02
滾涂UV上光、凹印UV上光
(1)UV光油挑選
光油的外觀、黏度、固化速度、固含量、光澤度以及耐折耐磨、耐酸、耐堿、耐溫等各種耐性,均能到達工藝技術要求;印刷適性及印后加工適性好。
(2)印版制造
依據上光部位摳挖橡皮布克己印版;或曬制樹脂版;制造凹印版(單凹機)。印版的硬度、厚度、網線及網穴深度(凹版)等各項指標契合工藝要求。
a.樹脂版太軟,在上油區域和空白區域交界處易呈現雙影。b.陶瓷網紋輥的網目過細、凹版網穴深度過淺,則上油量過小,印品外表發花;網目過粗、網穴過深,則上油量過大,印品外表易起皺。
(3)車間溫濕度
車間應堅持必定的溫濕度,溫度18~30℃,濕度50%~65%RH。溫濕度改變過大簡單使紙張變形,形成套印禁絕,嚴重時會影響后道工序。
(4)印制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
①印品外表呈現“麻點”、涂印不上或“發花”。
a.油墨發生了晶化,在UV光油中參加2%~3%的乳酸破壞晶化墨層、去除油質或打毛處理。
b.產品印制時調墨油、燥油、撤淡劑等附助資料用量過多。和諧上道印刷工序,盡量少加附助資料,或選用與UV油工藝參數相匹配的油墨輔料,關于現已印完的產品用布揩擦作為補救辦法。
c.UV光油黏度太低或涂層太薄。運用黏度高的UV光油或加大涂布量。
d.涂布網紋輥網目太細或凹版網穴太淺。換用與該UV光油相匹配的網紋輥或對凹印版進行深雕。
e.UV油外表張力值較大,流平性欠好。恰當參加流平劑(參加量為2%~3%)。
f.印品外表噴粉太多。和諧上道印刷工序,盡量少噴粉,關于現已印完的產品用布擦拭外表噴粉作為補救辦法,或在上油機輸紙臺前添加掃粉清粉設備。
②印品外表呈現條痕、起皺、桔皮。
a.UV光油太稠,黏度高。經過加熱或添加稀釋劑(專用稀釋劑、酒精或異丙醇)降黏度。
b.網紋輥網目過粗,涂布量過大。替換網目適合的網紋輥。
c.凹版網目過粗,涂布量過大。制造網目適合的凹版。
d.計量輥調節不妥,涂布量過大。重新新調節計量輥。
e.光油自身流平性差;參加適量流平劑(參加量為2%~3%)。
③印品外表發粘。
a.紫外光強度不足或機速過快。替換紫外燈管使其功率在120w/cm以上,或恰當下降車速。
b.UV光油的光固功能差。恰當添加光敏劑(參加量為2%~3%)或替換優質光油。
c.不參與反應的稀釋劑參加過多。盡量經過加熱的方法來下降光油黏度,盡可能少用或不用稀釋劑(參加量為2%~3%)。
03
其他注意事項
①在上油厚薄均勻平坦的性況下,印刷壓力愈小愈好。
②上油過程中勤看樣張、勤擦印版。
③套印精確,套印差錯應在客戶要求范圍內。
④光澤度大于等于90%,或到達客戶要求。
⑤印品耐磨耐折度到達客戶及規范要求(不上高速包裝機的產品耐磨度可恰當下降)。
⑥定期對印品進行爽滑性測驗(爽滑度儀器測驗靜磨擦系數Us≤0.3、不上高速包裝機的產品可不做爽滑性測驗)。
水性上光
水性上光分聯機上光和單機上光(多色機一般配備聯機上光),因其枯燥速度快,具有光澤度較高,平滑、耐磨,成本低,不污染環境及對皮膚無刺激性等特色,愈來愈成為包裝印刷產品防護的首選工序。01
水性光油
光油的外觀、黏度、固化速度、固含量、光澤度以及耐磨耐折、耐酸、耐堿、耐溫等各種耐性,均能到達工藝技術要求;印刷適性及印后加工適性好。02
印版
依據上光部位摳挖橡皮布克己印版;曬制樹脂版;制造凹印版(單凹機)。印版的硬度、厚度、網線及網穴深度(凹版)等各項指標契合工藝要求。
a.樹脂版太軟,在上油區域和空白區域交界處易呈現雙影。
b.陶瓷網紋輥的網目過細、凹版網穴深度過淺,則上油量過小,印品外表發花;網目過粗、網穴過深,則上油量過大,印品外表易起皺。
03
車間溫濕度
車間應堅持必定的溫濕度,溫度18~30℃,濕度50%~65%RH。溫濕度改變過大簡單使紙張變形,形成套印禁絕,嚴重時會影響后道工序。04
印刷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
(1)光澤不高,亮度不夠
a.紙質太粗,滲透吸收力過強。恰當進步光油粘度或加大涂布量。
b.涂布量不足,膜層太薄。加大涂布量或替換光澤好的光油。
(2)印品外表發粘
a.光油黏度偏高或膜層過厚,枯燥欠好。參加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(份額依據枯燥狀況而定)恰當下降光油黏度。
b.烘道溫度及熱風不足或機速過快。加強烘道溫度及熱風或依據產品狀況恰當下降機速。
c.水性油自身枯燥功能較差。替換運用優質快干型水性光油。
(3)印品外表有條紋、橘皮、龜裂現象
a.光油黏度過高。參加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(份額依據枯燥狀況而定)恰當下降光油黏度。
b.涂布輥網紋過粗、光油涂布量過大。依據產品狀況替換細網目網紋輥、恰當削減涂布量。
c.凹版網穴過深膜層過厚。依據產品特性重新制做凹印版。
d.光油枯燥太快。恰當參加慢干助劑或加水稀釋。
e.光油流平性差。恰當參加流平劑(參加量為2%~3%)。
f.油墨層排斥光油或光油自身成膜功能差。替換運用優質水性光油。
g.印品噴粉太多(主要是離線單機上光)。和諧上道印刷工序,盡量少噴粉,關于現已印完的產品用布擦拭外表噴粉作為補救辦法,或在上油機輸紙臺前添加掃粉清粉設備。
(4)其他注意事項
①在上油厚薄均勻平坦的狀況下印刷壓力愈小愈好。
②上油過程中勤看樣張勤擦印版。
③套印精確,套印差錯應在客戶要求范圍內。
④光澤度大于等于40%,或到達客戶要求。
⑤印品耐磨耐折度到達客戶及規范要求(不上高速包裝機的產品耐磨度可恰當下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