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煙、酒等高檔包裝印刷產品中,為了提升產品的表面效果和防偽功能,經常會用到鐳射紙和光柱紙。由于鐳射紙和光柱紙外觀色彩絢麗,同時具有金屬光澤和彩虹光效果,但在凹印過程中,這種變化的反射光,會給凹印套準帶來負面影響,導致套印跑動。目前,凹印機在使用鐳射紙和光柱紙時,為了達到好的套印效果,需要在鐳射紙和光柱紙邊緣增加15~20mm素面銀邊或白紙邊(以下簡稱“銀邊”或“白邊”),用于印刷套印標記。
圖1是目前最常見的鐳射紙和光柱紙的套印方式,將各組色的套印色標印刷在白邊或銀邊上,可以有效避免紙張鐳射、光柱效果對套印帶來的影響,從而達到套印穩定的目的。而這種套印方式使得材料供應商必須在紙張邊緣預留15~20mm的銀邊或白邊,而預留的這部分紙邊對印刷成品沒有任何意義,只能當作廢料去除。這不僅增加了材料供應商在生產時的材料成本和工藝難度,還占用了2%左右的紙張幅面,對印刷企業來說,是一筆不小的浪費。

圖1 鐳射紙和光柱紙常用套印方式
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我們設計了幾種套印方式,既可去掉鐳射紙、光柱紙的銀邊或白邊,又能有效解決凹印套印跑動的問題。經過上機驗證后,筆者也發現了每種套印方式的優缺點,現將這幾種套印方式逐一介紹,并進行優缺點分析,供業內朋友參考。
方案一:白色鏤空法
在使用鐳射紙、光柱紙印刷時,為了保證條碼的穩定性,都會使用白色打底,因此我們將白色放在第一組印刷,并在印品排版的空白部分(俗稱“廢邊”)使用白墨打底,將套印色標鏤空(圖2所示色標鏤空處),鏤空的標記和白色打底的色塊有明顯色差,可以對凹印機的光電掃描頭形成脈沖,作為基準色標。印刷時,第二組的色標(圖2所示黃色色標)印在白色上,追鏤空的標記,從而實現印刷套準。在后續的各色,色標印在打底的白墨上,可以有效實現精確套準。

圖2 白色鏤空法
使用方案一的套印方式,優點在于,只需在廢邊上按要求雕刻上白色色塊,利用白色油墨的遮蓋力,有效消除鐳射光的影響,達到套印穩定的目的。缺點在于,色標鏤空處所形成的套印標記,露出了紙張,光電探頭直接掃描在紙張上,鐳射光的效果仍會影響套印脈沖,從而引起印品的輕微跑動。由于光柱紙的明、暗區對比明顯,套印跑動會加劇。因此,該方案適合套印要求稍低的鐳射紙印刷品,不適合光柱紙印刷品。
方案二:加印色標法
在該方案中,我們需要加印一組色標,即在印刷機的第一組,印上一個色標,第二組為白色,白色色塊壓在第一組的色標上,形成了圖3所示的加印色標,該色標可以作為基準色標。在印刷時,第二組為白色組,由于白色組只印刷了色塊,沒有印刷色標,我們必須使用色標盤,進行套準,即白色組的光電探頭掃描圖3中的加印色標和色標盤上的色標,達到和第一組套準的目的。第三組為圖3中的透明黃,從圖3可以看出,第三組可以與第一組形成穩定的套印關系。在后續的各色,色標印在打底的白墨上,可以有效實現精確套準。

圖3 加印色標法
使用方案二的套印方式,優點在于,各色套印關系明確,且很穩定,可應用于鐳射紙和光柱紙。缺點在于,需增加一個印刷色組,且第二組使用色標盤的套準方式,由于色標盤為外掛部分,套印精度相對會稍差一些。
方案三:網點打底法
在該方案中,也需要增加一組印刷色組,即在印刷機的第一組,印上如圖4所示的網點打底黑色塊和黑色色標。該方案的核心在于,在同一支印版上,雕刻上實地和網點(圖4所示黑色色標為100%實地,網點打底黑色色塊為75%網點),通過實地和網點的印刷效果對比,形成一個色差,黑色色標作為第二組的基準色,網點打底黑色色塊用于遮蓋紙張的鐳射效果。如圖4所示,網點打底黑色色塊有效遮蓋了鐳射光,黑色色標可以與白色色標形成穩定的套準關系。在后續的各色,色標印在網點打底的色塊,可以有效實現精確套準。

圖4 網點打底法
使用方案三的套印方式,優點在于,各色套印關系明確,且很穩定,可應用于鐳射紙和光柱紙。缺點在于,需增加一個印刷色組,且第一組必須選擇遮蓋力更好的印刷油墨進行印刷,以達到理想的色標效果與遮蓋效果。